周口资讯网,每日更新最新周口资讯! 收藏本站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扶沟资讯 >

扶沟:一亩二分地的小康奇迹

标签:多元 时候 第一 达到 大棚  日期:2020-08-04 23:56
张香莲所在的村是日光温室专业村,卷起全村的第一个草苫子,放下全村的第一个草苫子,每半小时刮一次雪,她也成了村中最风风火火的女人,先不要管自己的棚,第二季,除去各项投资,大儿子
 

“三伏天”正是蔬菜大棚闷棚的最佳时候,闷棚后能杀死土壤中的顽固性害虫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7月份的室外气温高达36度,周口扶沟县柴岗乡梅桥村的张香莲把风口刮开的棚角重新压实。额头上的汗珠不时滴到塑料棚膜上。

 

22年前,张香莲的丈夫因脑瘤去世,那时她的大儿子5岁,小儿子才3岁,公公车祸瘫痪,几年去世,婆婆常年有病,她靠几亩地和打零工勉强度日。2014年,因学因病被认定为贫困户。

 

张香莲所在的村是日光温室专业村、周口市富裕村,但张香莲一家成为村中的另类,怎样让她脱贫成为乡村干部的头等大事。

 

梅桥村的支部书记梅根清是大棚种植的能手,又是梅园蔬菜合作社的理事长,看着张香莲不能外出务工,又没有增收的渠道,常年挣扎在贫困线上,心里十分愧疚。2014年6月,他在村两委班子会上号召大家帮助张香莲如期脱贫。

 

2014年7月,梅根清为张香莲协调建棚小额贷款2万元,租来挖掘机开始挖日光温室,整整7天,一座长100米宽8米,占地2亩多,棚内净面积1.2亩的棚体建成后,梅园蔬菜合作社赊销给张香莲2500多平米的棚膜、20方有机肥、20袋高效低毒农药,让她和村里的种植能手梅集体结成帮扶对子。张香莲开始在一亩二分地里创造小康奇迹。

 

 

2014年9月开始,她把黄瓜苗移栽到棚里后,就专心管理她的“宝贝”,棚里没活的时候,她就到别人家的棚里转转看看,对比对比黄瓜苗的长势,找找差距问清原因,改进管理方法,调整肥料比例。霜降以后,大棚盖上草苫子,她每天站在3米多高的棚上映着太阳,卷起全村的第一个草苫子,又是她背对夕阳,放下全村的第一个草苫子,每天要收放150道草苫子,需要1个多小时。逢刮风的时候,草苫子收不起来,放不下去,困难时候,村委的干部及时赶到进行帮助。下雪天,她就住在日光温室的耳房日夜坚守,每半小时刮一次雪,防止压塌。冬天她的手勒出了口子鲜血直淌,脸上的冻疮结了痂,她都倔强的忍了,她也成了村中最风风火火的女人。

 

 

勤劳换来了丰收,11月,张香莲的第一茬瓜下来,收获 600斤,每斤1元,一次卖了600 元,张香莲从没有靠自己的劳动一次卖那么多钱,高兴的一夜没有合眼,从此干劲更足了,热情更高了。当年张香莲的1.2亩净棚面积亩产黄瓜达到3.5万斤,1.2亩黄瓜总产量达到4.2万斤,每斤平均1元,年收入达到4.2万元。还了贷款,还了合作社赊欠款,当年盈利 1万元。

第一季结束后,张香莲早早的找到梅根清,让他联系优质的农家肥和有机肥,梅根清告诉村委的干部,先不要管自己的棚,首先帮助张香莲把各种肥料备齐。

 

第二季,张香莲就和全村最有名的种植户暗暗较上了劲,隔三差五去她棚里看看,用的啥药、冲的啥肥,咋疏瓜打叉,跟着学、学着干。年底算账,张香莲的亩产达到4万斤,每斤平均价格达到1.2元,1.2亩地总产量达到4.8万斤,年收入达到5.7万多元,除去各项投资,盈利4万多元。

 

2015年的春节,自从儿子病逝后从无笑脸的婆婆,露出了10多年来的第一次笑容。

 

2016年,大儿子在漯河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参加工作,每年收入2万元。二儿子梅林林考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。2017年投资20多万元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。2018年,张香莲一家顺利脱贫。

 

脱贫不是终点,是小康生活的起点。2019年,政府出资5万多元,对她的大棚进行了升级改造,由100米增加到 122米,由竹木的棚变成了钢管棚,承重能力更强,增加了卷帘机更省力,棚体变高空间更大、保温性能更好,看到崭新的大棚,张香莲的信心更足了。2019年秋季到2020年的夏季,升级改造后的大棚收入达到 6万多元。

 

今年的7月到9月大棚的休棚期,张香莲也不闲着,在韭园镇混凝土搅拌站做保洁员,两个月还能收入5千多元。

 

如今,张香莲一家,不算大儿子当海员的收入,也达到5万元,人均达到 1.2万元,家中电器一应俱全,张香莲用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,在一亩二分地上创造了小康的奇迹。      

 

谷志方  高慧锦   报道

最近更新
热门排行
推荐阅读